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政务动态

市行政审批局:深化赋权改革 打造基层政务服务新高地

访问量:

近年来,市行政审批局以乡镇(街道)赋权改革为抓手,聚焦基层治理效能提升,通过动态优化赋权目录、强化承接能力建设、推动服务向基层延伸等创新举措,持续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助力群众办事“就近办、便捷办、高效办”,政务服务质效实现全面提升。

一、精准赋权动态调整,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坚持“依法下放、宜放则放”原则,建立科学评估与动态调整机制,确保赋权事项“放得准、接得住、管得好”。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向乡镇(街道)赋权超500项,其中分宜县赋予乡镇105项、街道95项权限,渝水区赋予乡镇54项、街道50项权限,仙女湖区覆盖7个乡镇(街道)45项权限,并针对经济发达镇、农业型乡镇等不同类型精准施策,如双林镇获251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罗坊镇获72项权限。通过实地调研与基层反馈,及时收回专业性过强、监管难度大的事项41项,确保赋权科学合理。同时,确立10个乡镇(街道)市级观测点,覆盖城区街道、经济发达镇等类型,以点带面推动全市赋权工作优化提升,观测点平均认领事项达22项,近三年累计办理审批服务13.43万件,为动态调整提供鲜活样本。

二、多维赋能强基固本,提升基层承接硬实力

为保障赋权事项“接稳用好”,构建“制度+培训+保障”全链条支撑体系。全市动态调整政务服务事项1221项,整改办事指南问题724条,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分宜县、渝水区等地通过“小班制”“点对点”培训,组织人社、自然资源等部门开展专题辅导,累计培训基层人员超千人次;渝水区创新编制《消防系统培训手册》,推动专业执法规范化。此外,建立赋权事项管理制度,完善办事指南和工作流程,如分宜县推动乡镇审批事项100%进驻便民服务中心,渝水区统一制定执法操作指引,以制度保障服务质效。

三、服务延伸普惠民生,构建便民服务新格局

以数字化改革为引擎,推动政务服务“触角”直达基层末梢。全市524个村(社区)实现“一窗式”平台全覆盖,累计办理业务9万余件;创新打造全省首批5个“24小时自助服务”试点社区,投放自助机14台,上线事项6000余项,构建“市、县、乡、村(居)、政务服务代办点”多级联动自助服务圈。同步深化“市县同权”“县乡联办”改革,梳理公布高频联办事项346项,让群众“不出乡镇办成事”。分宜县推出“乡村随身办”35项,渝水区、仙女湖区分别落地16项、13项,惠及偏远地区群众。此外,创新推出“政银邮移”合作模式,将银行、邮政、移动网点升级为“家门口的便民中心”,代办企业开办等高频业务10.5万件,实现政务服务“多点可办、就近快办”。

市行政审批局通过赋权改革与服务创新“双轮驱动”,有效破解基层“权责不匹配”难题,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跃升。下一步,将紧盯群众需求,持续优化事项清单、强化数字赋能,打造更具活力的基层治理体系,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