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政务动态

我市完成首个“三随机”评标项目

访问量:

3月31日,我市首个“三随机”评标项目圆满完成招标工作,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我市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迈出重要一步,为打造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投标环境注入了新活力。

本次招标项目为渝水区2025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测绘、设计),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是我市重点民生工程,备受社会关注。以往的评标过程中,评标副场往往提前确定,存在一定的人为干预风险,而此次采用“三随机”抽取机制,即副场场地、评标机位、评标专家由系统自动随机抽取,彻底打破了以往可能存在的“本地圈”“常委专家”等壁垒,有效规避了人为干预风险。

在招标当天,开标会结束后,省级远程异地调度系统会根据招标代理机构提交的项目评标需求在约定时刻进行“三随机”抽取,即副场场地、评标机位、评标专家由系统自动随机抽取,抽取成功后系统会自动通知主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副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随后,评标专家根据收到的语音通知和短信通知前往主、副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评标。在评标过程中,借助先进的全流程电子化系统,主、副场评标专家登录电子交易系统,同步开展项目评标。音视频同步传输、电子签名、数字见证等技术的运用,实现了评标全程线上化,专家们在分散“工位”的独立空间开展“背对背”电子评审,实时交流、同步打分、电子签章确认,全过程留痕。

此次我市首个“三随机”评标项目的成功招标,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地域阻断与技术隔离有效破解了本地专家资源不足、结构单一的难题,为项目评审提供了更专业、更全面的意见;另一方面,随机抽取机制斩断了“围标串标”“专家信息泄露”的渠道,为项目公平公正评审提供了坚实保障。据统计,本次评标阶段,专家“线下不见面、线上同评审”,节省了超过30%的时间成本,大大提高了招标效率。

未来,我市将以此次项目为契机,持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进一步完善“三随机”抽取等创新机制,扩大其应用范围,推动更多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更加公平、高效地开展,助力我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